2019年12月27日上午9:30,我校2019年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暨思政课专项质量评价反馈会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党委常委、副院长张捷出席会议。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相关人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籍庆利主持。
会上,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副主任魏晓亮首先通报了思政课专项评教评学工作开展情况,先容了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思政课专项评教评学工作,并集中反馈了前期思政课专项听课和学生座谈会开展过程中,本科教学督导、中层干部、学生教学信息员分别反映的对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素锦先容了我校思政课教学基本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陈颖先容了马院“以本科思政教学为根基、以特色实践教学为亮点、以教学竞赛为抓手、以科研能力提升为支撑、以学科持续发展为龙头”开展的“思政+艺术”的南艺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情况;思政课专任教师代表鲁旭蓉、校内兼职教师代表瞿伟亮、外聘教师代表时宏刚分别发言,先容了自己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教学特色。
张捷在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本次思政课专项评教评学工作开展得非常及时,内容丰富,对我校思政课建设进行了全方位问诊把脉。既总结了学校思政课的经验做法和现状,也使大家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准确把握,这种定期总结、反思必将有利于不断提升和改进学校思政课质量。她对学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思政课的重要性,思政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二是全面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把学校思政教师队伍配足建好。三是全面提升思政课体系和内容建设,形成南艺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四是促进思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使学生也成为思政教育的导演和主演。五是进一步开拓视野,推动学校大思政格局的形成,完善校内多方协同的工作体系,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调动多方力量,真正构建学校“三全育人”体系。
据悉,此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暨思政课专项质量评价反馈会是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的思政课专项评教评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思政课专项评教评学是一次全链条多维度的思政课教学状况全面评价,可以概括为“四个多元、三个结合”。一是评价对象多元,包括思政工作格局、思政课堂、思政教师、思政试卷、思政教学秩序、学生获得感等;二是评价主体多元,本科教学督导、中层干部、学生信息员共同参与,实现专家、领导、同行及学生评价相结合;三是评价方式多元,有听课、座谈、试卷抽检、数据监测与分析,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四是评价维度多元,不仅关注教师教学,还关注了学生学习和教学管理。全面评价结束后,将形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报告,为校领导结合实际制定政策做好参谋,促进学校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统筹管理,并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